2017年TVB台庆剧《降魔的》以黑马姿态横扫收视榜,开创了港式灵异剧新纪元。该剧巧妙融合都市传说与温情元素,讲述的士司机马季意外获得阴阳眼后成为降魔使者的故事。不同于传统恐怖片,《降魔的》用出租车这个市井载体串联起香港街头巷尾的灵异事件,其中'石敢当'等原创妖怪形象更引发全网热议。剧集播出期间创下32点超高收视,豆瓣评分稳居8.2分,被观众誉为'近年最走心的港产灵异剧'。

【的士江湖里的降魔传奇】

剧名'降魔的'暗藏双关——既是'降魔的士'的缩写,也暗示主角'的士佬'的降魔使命。主创团队耗时两年收集香港出租车司机口述的灵异事件,将红Van传说、彩虹站鬼故事等都市怪谈艺术化重构。特别设计的'灵异计价器'会在载到阴魂时自动跳表到444元,这个细节获得香港出租车工会认证。剧中马国明饰演的草根司机拥有'以血画符'的特殊能力设定,参考了道教符箓文化与粤语长片《如来神掌》的武侠元素。

【石敢当现象级IP诞生记】

由胡鸿钧饰演的灵石精灵'石敢当'成为全剧最大亮点,这个融合土地公信仰与网游角色设定的原创形象,其'食鬼'技能参考了《山海经》中狻猊的设定。角色口头禅'我系石敢当,专食肮脏嘢'衍生出大量网络表情包,相关周边产品销售额突破500万港元。监制方骏钊透露,石敢当的琥珀瞳色设计灵感来自香港霓虹灯,而角色消亡的虐心结局导致TVB收到超过2000封观众投诉信。

【港味灵异美学突破】

剧组采用'实景+AR'拍摄技术,在深水埗鸭寮街等真实市井取景,用黄色滤镜营造出独特的'鬼味香港'。每集片头由著名书法家冯兆华题写的毛笔字标题,配合电子音效形成强烈反差美学。剧中'鬼域'场景借鉴了重庆大厦的密集空间感,而魔警郭展明(黄子恒饰)的造型则融合了日本怨灵文化。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全剧21个CGI镜头全部由本地团队制作,成本仅为同类美剧的1/20。

【社会议题的魔幻映照】

编剧罗佩清通过灵异事件隐喻香港社会问题:'豪宅凶宅'单元批判地产霸权,'网红鬼主播'讽刺网络暴力。剧中'阴阳跨界需付车资'的设定,暗喻香港阶层固化的现实。心理学教授梁启智指出,剧中'魔由心生'的设定符合荣格阴影理论,而龙猫婆(谢雪心饰)这个角色原型来自新界围村的问米婆传统。该剧更罕见地出现了LGBTQ+角色的灵异支线,获得香港彩虹组织特别赞赏。

《降魔的》成功打破了灵异题材=低级恐怖的刻板印象,用市井温情重新定义港产奇幻剧。其续集《降魔的2.0》引入量子物理解释灵异现象,进一步拓展类型边界。该剧启示在于:真正动人的超自然故事,永远根植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。建议观众配合番外篇《降魔的番外篇-精灵酒店》观看,更能完整体会这个IP的独特世界观。

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