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期,一名自称'张玉栋'的男子被多名女性联合举报为职业情感骗子,其通过社交平台伪装成成功人士,以恋爱为名骗取女性感情及巨额钱财。据受害者描述,该男子擅长PUA话术,先建立亲密关系再诱导投资转账,得手后便消失无踪。此事引发网络热议,#情感骗子张玉栋#话题阅读量超千万,心理学专家指出此类骗局往往利用受害者情感需求实施精准诈骗。本文将深度剖析该骗局模式,并提供防骗指南。
骗局全揭秘:张玉栋的'杀猪盘'套路

根据12位受害者提供的聊天记录,张玉栋的诈骗分为三个阶段:1)打造人设:使用盗用的豪车、豪宅照片包装成企业家;2)情感铺垫:每天定时问候,虚构悲惨经历激发母性;3)金钱收割:以'资金周转''共同投资'等名义索要钱财。值得注意的是,其微信账号显示地区频繁变更,疑似团伙作案。反诈中心数据显示,类似案件2023年同比增长47%。
受害者血泪控诉:被骗过程触目惊心
杭州李女士讲述:'他声称是某科技公司CEO,见面三次后就以公司上市为由借款80万'。北京王小姐提供转账记录显示,两个月内被诱导购买虚假理财产品达56万元。部分受害者因情感创伤出现抑郁症状,律师指出此类案件存在取证难、追损难的特点,骗子往往使用虚假身份信息。
防骗指南:识破情感骗子的5个信号
安全专家建议:1)拒绝视频验证者需警惕;2)短期内过度热情可能是套路;3)凡涉及金钱立即终止关系;4)核实对方公司信息可通过天眼查;5)保留所有聊天记录。公安机关提醒,正规婚恋平台需完成实名认证,而骗子多选择微博、豆瓣等开放式社交平台寻找目标。
法律视角:情感诈骗的定罪难点
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罪立案标准为3000元,但情感骗子常将单笔金额控制在立案标准之下。司法实践中,需证明嫌疑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,而恋爱期间的赠与行为难以界定。北京律协数据显示,2022年情感诈骗案全额追回率不足15%,建议受害者及时固定电子证据并向网信部门举报社交账号。
张玉栋事件折射出网络时代情感诈骗的新形态,骗子利用心理学手段实施精准犯罪。提醒公众:网络交友需核实身份信息,情感发展中保持理性判断。如有类似遭遇,请立即保存证据并拨打反诈专线96110。本文将持续更新案件进展,欢迎知情者提供线索。记住:真正的爱情不会以金钱为考验,任何以爱之名的索取都值得警惕。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