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,果冻传媒作为新兴的媒体力量,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灵活的传播方式,迅速在竞争激烈的传媒行业中崭露头角。本文将从果冻传媒的起源、业务模式、创新实践、行业影响及未来展望五个维度,全面解析这一传媒新秀如何通过'果冻式'的内容策略,在年轻受众中建立品牌影响力,并推动行业传播形式的革新。

果冻传媒的诞生与定位

2018年成立于上海的果冻传媒,从创立之初就明确了'年轻化、可视化、互动化'的核心定位。其名称'果冻'寓意内容的Q弹有趣和传播的流动性,主要服务于Z世代受众群体。通过分析其首支爆款短视频《办公室弹幕》的传播路径,可见其精准把握了都市年轻白领的碎片化娱乐需求,这种敏锐的市场嗅觉成为其快速崛起的关键。

业务矩阵与盈利模式

果冻传媒构建了'内容生产+IP孵化+数字营销'的三维业务体系。在内容端,其短视频月产量达300+条,涵盖情景喜剧、品牌定制、知识科普等多元类型;IP开发方面成功运营了'果冻实验室'等5个垂直类账号;商业化路径则通过广告植入、电商带货、版权授权等方式实现,2022年营收突破2亿元,其中品牌定制内容占比达45%。

技术创新与内容方法论

自主研发的'JellyAI'智能剪辑系统可自动识别素材高潮点,将视频制作效率提升60%。其内容创作遵循'3S法则'(Short短、Sharp锐、Smart巧),典型如用15秒演绎完整剧情的《电梯社会人》系列。这种工业化生产与创意迸发的平衡,使其在抖音、B站等平台保持85%以上的爆款率。

行业影响与标杆案例

为某奶茶品牌打造的'吸管文学' campaign 创造7亿次话题曝光,重新定义饮品营销范式。其开创的'弹幕式广告'被写入《2023中国数字营销白皮书》,带动行业从硬广向原生内容转型。与传统MCN相比,果冻更强调'内容基因'而非流量运营,这种差异化为其赢得包括戛纳国际创意节在内的17项行业大奖。

挑战与未来布局

面对内容同质化加剧的挑战,果冻正在试水VR沉浸式剧集和AIGC辅助创作。其'城市记忆计划'运用3D建模技术复原老街区,探索文化传播新形态。创始人李沫在采访中透露,下一步将重点开发互动影视产品,并布局东南亚市场,计划三年内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30%。

果冻传媒的成长轨迹印证了'内容为王'的永恒定律。在注意力经济时代,其成功源于对年轻文化的深刻洞察与技术驱动的创新勇气。随着5G和元宇宙技术的发展,这种将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有机融合的'果冻模式',或将为传媒行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参考。建议从业者关注其'轻量化叙事+深度互动'的内容方法论,以及持续迭代的技术应用体系。


提示:支持键盘“← →”键翻页